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元解纷 > 调解案例精选

多元解纷


调解捷报・贵州 | 1470万元欠款僵局终破解 调解赋能中小企业渡难关

发布日期:2025-10-31

一笔拖欠近一年的1470万元货款,在调解员的斡旋下迎来转机。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调解员文艺成功化解了一起建筑工程领域的买卖合同纠纷,通过定制化分期还款方案,既为原告追回欠款,又为陷入资金困境的被告企业留出生存空间。这起标的额超千万元的纠纷化解,成为多元解纷机制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调解案情

2023年,原告某销售有限公司与被告某建设公司签订沥青采购合同,总价款达6000余万元。截至2024年1月,原告按约完成全部供货,被告却仅支付4000余万元,剩余1470万元货款迟迟未付。多次催讨无果后,原告将被告诉至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要求支付欠款、逾期利息及律师代理费。

调解经过

法院审查发现,该案买卖合同条款清晰,银行流水、供货单据等证据链完整,被告对欠款事实无异议,仅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请求延期。

鉴于案件事实清楚且具备调解可能,法院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委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开展调解工作。法院驻点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文艺在收到案件材料后,便主动与双方企业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

调解初期,原告企业坚持要求被告企业立即按约履行货款及逾期利息义务,并要求被告支付律师代理费。被告企业则提出现资金周转处于极其困难的阶段,无法立即偿还货款及利息、律师费。

针对此情况,调解员文艺分析案件焦点问题,即被告是否构成合同违约,是否应立即偿还货款。明确被告因主营业务经营困难未按约还款,构成违约。

随后,调解员文艺为被告分析违约的法律后果,建议制定分期还款方案缓解压力,同时向原告释明诉讼风险,引导双方就分期还款期限、金额及利率深入协商讨论。

经调解员文艺多次主持调解,各方逐步缩小分歧,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承诺分3期偿还本息,前2期每月偿还货款490万元,最后一期将剩余货款清偿完毕;原告同意免除律师费,同时,若被告按期足额履行调解协议,则免除利息。

调解亮点

此案的化解,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的独特优势: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贵安新区巡回法庭将调解嵌入诉讼前端,实现“纠纷早介入、矛盾少升级”。

该案为涉企大额债务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经验——通过柔性执法与刚性约束相结合,既维护了市场秩序,又保住了市场主体。

随着“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不断深化,更多像这样的商事纠纷正通过非诉讼方式高效化解,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温暖而坚定的法治力量。